奇异果体育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奇异果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咨询热线

400-158-1686

新闻资讯

400-158-1686
联系人:张生
电话:400-158-1686
传真:400-158-1686
手机:13863527490
邮箱:www.beissy@icloud.com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

baet365官方网站中国民营企业十强排行榜2023

发布时间:2023-06-22 17:54:45 丨 浏览次数:

  baet365官方网站民营企业是市场活动的源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发挥了“56789”的作用。民营企业有信心,则经济有活力、就业有保障、政府有税收。在上篇报告《中国民营企业排行榜2023》中,我们聚焦百强民企全景式研究,本篇报告深入分析以2022年营收口径统计的前十强中国民营企业,剖析民企做大做强的商业秘籍。近年我们致力于普及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和提振民营经济信心,用知识推动社会进步。

  从已公布2022年营收的民企来看,以京东、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占据4席。以华为、联想为代表的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先进制造业占据2席,排名第四的恒力集团是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的典型代表,以碧桂园为代表的房企占据1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山东魏桥和汽车制造业的比亚迪,位居第7和第10席,较2021年排位分别上升3和15位。

  No.1京东:起家于3C产品,自营模式加持下,提供差异化服务、高效率经营、借力腾讯的流量优势,成功跻身头部民企,营收破万亿。

  No.2阿里巴巴:平台业务贡献了超八成营收。先入优势、持续创新能力、规模效应,使得阿里GMV强势领先。

  No.3华为:研发投入行业领先,高科技旗舰企业,B2B和B2C双轮驱动。凭借技术研发硬实力和企业管理软实力成为全球领先的ICT企业。

  No.4恒力:从纺织不断向上游聚酯、炼化扩展,突破原料限制,实现全产业链一体的规模化生产,以营收6000亿位居民营制造业第一。

  No.5 字节跳动:抓住短视频红利,依托个性化推荐算法增加用户粘性,打造全球创作与交流平台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持续推出爆款app,在广告、直播电商等领域流量变现,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近30%。

  No.6 腾讯:腾讯五成营收由游戏和社交贡献,科技贡献上升,其发展壮大主要依托“社交流量+创新资本”双循环模式,构建庞大的生态体系。

  No.7 魏桥:依托管理层战略前瞻、投资先进设备深入全产业链、自建电厂降成本,魏桥在利润微薄的纺织和铝业领域做到了世界第一。

  No.8 碧桂园:深耕三四线下沉市场,凭借高周转的发展模式快速增长,近年面临转型。

  No.9 联想:PC业务强势领先,海外业务占比超七成。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并购的国际化模式使联想成为全球PC行业龙头企业。

  No.10比亚迪:抓住第三次能源革命新机遇,战略领先而果断,汽车与手机部件为收入支柱,成为领先的全球电动技术综合龙头,营收首破4000亿。

  民营企业如何做大做强?在发展初期,一是选择行业要从市场需求着手,有前瞻性,顺势而为;二是选对细分赛道,实现差异化竞争;三是要具备高效的管理和执行效率;四是巧借政策东风,把握行业红利;五是充分借助外部资源。在发展中期,从创新、供应链、成本、原料、用户流量等要素着手,打造企业立身的护城河。在发展转型期,受行业红利消失、商业模式弊端凸显、核心优势退坡、新业态冲击,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开辟新赛道,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如何提振民营经济信心?2023年政策层大力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但在现实层面,民营企业发展依旧困难重重,杠杆率高、盈利能力受损、市场准入壁垒高、融资难等问题亟待解决。建议引导正向舆论宣传,构建可落地的“一揽子”财政货币产业配套政策。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解决企业融资难、贵问题。鼓励创新,支持和引导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发展。保护产权,加强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法无禁止即可为,提升企业家安全感和政策可预期性,调动企业家积极性。民营经济发挥了“56789”的重大作用,只有万马奔腾,才能万象更新。祝福,期待!

  前十强民企入围门槛约为4200亿元,以互联网、先进制造为代表。从已公布2022年营收的民企来看,以京东、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占据4席。京东营收突破万亿,位列民营经济排行榜第一。以华为、联想集团为代表的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先进制造业占据2席,排名第四的恒力集团是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的典型代表,以碧桂园为代表的房企占据1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山东魏桥和汽车制造业的比亚迪,位居第7和第10席,较2021年排位分别上升3和15位。

  地域分布上,集中在东部都市圈城市群。民营企业十强均分布在东部地区,京东、联想和字节跳动的总部设在北京,阿里巴巴、恒力集团在江浙地区,华为、腾讯、比亚迪和碧桂园的总部设在广东。头部民企集中在都市圈城市群,契合了中国人口和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的大趋势。

  从传统渠道商转型全品类综合电商。1998年刘强东以售卖VCD光盘刻录机起家,将销售额干到上千万。非典期间关闭线下门店,逐步转型电子商务,上线C家电转为全品类销售,并自建仓配一体的物流体系。依靠常年重投入,京东凭借“自营+自建物流”的商业模式,打造“品质高、配送快”的消费心智,一跃成为三大电商平台之一。营业收入从2017年3623亿元持续上升至2022年1.05万亿元,年化增速达24%,以营收口径排名民营企业百强榜第一。

  京东超八成营收由自营模式贡献。截至2022年末,京东营收和GMV(成交总额)分别为1.05万亿和3.47万亿。净利润由亏转盈,从2021年-35.6亿元转为2022年103.8亿。销售毛利率较低,常年维持在14%左右。资产负债率从2016年74.3%下降至2022年54.0%,表明京东在优化资产结构、摆脱重资产依赖上有一定成效。分板块来看,超八成营收由“购进卖出,赚取差价”的自营模式贡献,2022年自营收入中3C家电和百货分别占总营收的49.3%和33.4%。2017-2022年金融和物流收入的平均增速为80.9%,营收占比从1%持续上升至9%。2022年第三方平台收入仅贡献了总营收的8%。

  为什么京东能成为营收排名第一的头部民企呢?自营模式加持下,京东注重提供差异化服务、实现高经营效率,成功跻身头部民企。

  一是京东采取了自营为主、平台为辅的商业模式。京东以销售3C产品起家,此后的商业战略也主要延续自营模式。2007年以来京东重资本高投入,自建仓储物流体系,并上线C、大家电领域建立深厚护城河。2011-2022年京东商城GMV从327亿上升至3.48万亿元,年化增速高达53%。

  二是提供正品、配送快的用户体验。自营模式下京东直接向消费者卖出商品,商品品质差、配送速度慢会影响用户消费体验,进而直接影响京东销售收入。因此京东坚持做正品,打造智慧物流来提高配送效率,打造差异化优势。根据市场机构调研,电商行业平均退货率为15-20%,而京东美妆、3C产品的退货率均不超5%。目前京东已实现全国超1800个县区市“小时达”。2022年双十一开售10分钟,超500个县区市首单已送达。

  三是经营效率高。截至2022年,京东物流经营超1500个仓库,仓储物流总管理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和同为零售企业的沃尔玛相比,京东在库存周转天数方面有优势。2022年沃尔玛存货周转天数为43.9天,而同期京东仅需30.7天就能实现存货流转。和同为平台经济的阿里巴巴相比,京东在营运成本方面有优势。2022财年阿里巴巴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占比分别为11.9%、4.44%、3.9%,同期京东数据仅为3.61%、1.06%、0.2%。

  四是与腾讯开展战略合作,实现用户规模爆炸式增长。2013年来PC时代逐步向移动时代转型,京东抓住移动互联网机遇,借助腾讯的流量扶持,实现了用户量级的爆发式增长。2017年京东年活跃用户数接近3亿体量,约为2013年的6倍。

  经营成本高、获客难亟待解决,未来发力低线市场、即时零售、数字化转型。依托自营供应链体系,京东一跃成为头部民企。但随着电商竞争进入存量时代,获客难、获客贵、同业竞争激烈成为京东发展瓶颈,获客成本曾一度飙升至1500元。此外,重资产运营模式导致经营成本高,增收不增利,2017-2022年仅有3年实现盈利。针对用户增长瓶颈baet365官方网站,京东通过京东秒杀、便宜包邮等吸引低线城市的增量用户,携手达达开辟即时零售赛道。针对经营成本高的难题,砍掉边缘业务来降本增效,并借助数字化转型来发挥自营供应链的先发优势。

  十八罗汉开创中国电商新模式。1999年以马云为首的18人成立阿里巴巴,最初专注于国内B2B批发贸易,为企业间的网上交易提供信息支持。2003年推出淘宝网和阿里旺旺,布局C2C和电子支付。2008年创立淘宝商城,正式进军B2C。2011年推出大阿里战略,将淘宝一拆为三:淘宝网(C2C)、淘宝商城(B2C)和一淘网(开放式购物搜索引擎),多元发展生活服务、物流、智能科技、影视娱乐、医疗健康等业务。

  阿里巴巴GMV强势领先,平台业务贡献了超八成营收。阿里巴巴GMV强势领先,2022财年GMV为人民币8.317亿元,其中中国消费者业务占比达96%,中国市场年度活跃消费者超10亿。2023财年阿里营收为8687亿元,5年复合增速达28%。Non-GAAP净利润从2018财年832.14亿元上涨到2023财年1414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20%。从业务构成来看,平台业务是阿里的主要收入来源,2018-2023财年核心电商营收占比均超80%。菜鸟物流、云计算增长强劲,2018-2023财年平均营收增速分别为52%和42%。依托庞大用户体量,阿里布局娱乐赛道,2023财年数字媒体与娱乐的营收达315亿元。

  以GMV和用户规模作为参照,阿里以绝对优势领先京东,2022财年阿里GMV是京东的2.4倍,用户活跃数是京东的2.3倍。为什么阿里巴巴能达到如此体量的交易呢?

  一是阿里巴巴能成为最早、最大的互联网平台公司,离不开创始人前瞻的战略眼光。1995年马云赴美谈判时见识到互联网的力量,回国创立了“中国黄页”信息库。由于国内互联网一片空白,马云一度被叫做“黄页骗子”。马云顶住压力,避开当时蓬勃发展的新浪、搜狐、网易,独辟蹊径地选择了电子商务新赛道。在易趣和美国拍卖网站eBay联合阻击阿里进入C2C市场时,马云借助海外风投和“免费战略”,使得eBay和易趣用户快速向淘宝平台转移。CNNIC数据显示,易趣在中国C2C市场的占有率从2003年80%的巅峰下滑至2006年29%,而同年淘宝已拥有近七成的市场份额。

  二是开创支付宝担保交易,解决买卖双方信任问题。2004年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作为风险承担者,降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抢占交易入口。2013年支付宝担保交易功能迁移至淘宝,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平台交易,吸引活跃买家。2022财年阿里巴巴的全球活跃消费者约13.1亿,用户体量远超拼多多(8.8亿)、京东(5.7亿),以GMV口径统计淘宝和天猫已成为中国第一和第三大数字零售平台。根据互联网周刊发布的《2021第三方支付50强企业名单》,支付宝Alipay位居2021年第三方支付榜首。目前支付宝已为超10亿用户、8000万商家提供支付服务保障。

  三是阿里巴巴采取合伙人制度。“互联网+”时代,人才和创新是竞争核心。如果仍采取“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的传统模式,会造成核心管理层的实际贡献与股权激励错配。为激发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阿里实行合伙人制,将公司的控制权集中于核心高管团队。核心高管团队的绝对控股保障了阿里发展方向和战略的稳定性,是阿里实现长足发展的基础。

  阿里巴巴的先入优势、规模效应、核心高管团队的绝对控股,使其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后很难被对手超越。但不断发展壮大的阿里也面临着反垄断诉讼多发、竞争对手崛起和新兴业务发展不稳定等困境。面对这些困境,阿里进行了“24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变革”,宣布启动“1+6+N”组织调整,六大业务集团可以独立融资或独立上市。同时,阿里不断增加公益慈善的资源投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推动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从深圳一隅的代理商成长为全球领先的ICT企业。任正非于1987年创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80年代白手起家,华为依靠代理香港交换机步入通信行业并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90年代孤注一掷,华为凭借“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打通国内市场并且在供应受阻的困局下走上自主研发之路。21世纪初走出国门,在屡屡碰壁后依靠技术和服务逐步打开国际市场,成长为一家全球通信企业。2010年代寻求转型,2012年华为宣布成立消费者业务群和企业业务群,B2C和B2B双轮驱动。总资产规模从2018年6658亿元增至2022年10638亿人民币,年化增速达9.8%,在接连遭遇外部制裁的困境下,2022年华为的净资产收益率依然达到8.14%。

  华为终端业务面临逆全球化打压,积极探寻新的营收增长点,凤凰涅槃。截至2022年末,华为年销售收入达6423亿元,同比增长0.9%。受制于消费者业务萎缩,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滑68.7%,营业利润率也从2021年的19.1%下滑至6.6%。分业务板块来看,2020年以前终端业务发展迅猛,2016-2020年平均增速为28%,营收占比从34%提高20个百分点至54%。近两年终端业务下滑明显,2022年终端营收仅为2145亿元,较2020年下降56%,营收占比下滑至33%。运营商业务收入稳定,基本维持在2800-3000亿元区间。企业业务收入从2016年407亿元持续上升至2022年1332亿元,年化增速达22%。营收结构变动反映出华为终端业务受限于5G芯片,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迫在眉睫。

  华为何以从深圳一隅的代理商成长为今天全球领先的ICT企业呢?究其原因是持续坚定的技术研发投入造就的硬实力和开放进取的企业管理打造的软实力共同加持。

  一是技术研发造就硬实力。一方面,90年代华为曾因供货不足面临客户退款公司断流的危机,因此华为意识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从创立初期的“贸工技”路线转向“技工贸”路线。另一方面,华为坚持不上市摆脱了短期逐利的资本控制,创始人把握公司的控制权和决策权,为持续投入技术研发排除阻力。华为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9,773亿元人民币,2022年研发费用占全年收入的25.1%,而同期苹果的研发投入占比仅为6.7%。根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2022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华为投入研发金额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谷歌、脸书和微软。截至2022年底,华为的研发员工约11.4万名,占员工数量的55.4%。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2万件。

  二是企业管理打造软实力。多年来华为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以寻求IBM、埃森哲、波士顿等外部咨询帮助,并形成独特的企业管理制度。对内,长期采用股权激励、轮岗制度等激发员工活力。对外,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抛弃唯技术论。华为服务与运营客户遍布全球,数量达到6000多家。为满足客户的人才需求,华为提供了“咨询-培养-认证”端到端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已累计为全球260多家运营商培养超过190 万数智化人才。为满足客户的低碳需求,华为助力客户实现绿色发电4,829亿度,节约用电约142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3亿吨。为满足客户的云服务需求,华为全面开放50多个场景化云服务,为客户提供8000多个场景化解决方案。

  华为创立初期走“贸工技”路线年代转向“技工贸”的路线发展,并始终如一的坚持技术研发,逐步成长为今天集通信基础设施、通信设备和智能终端于一体的电信方案提供者。但是即便深耕研发多年,华为的核心软硬件尚且处于自研但并不完全自主的状态,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等系列芯片仍然受制于芯片制造工艺和供应链限制,华为自主开发的鸿蒙操作系统仍然存在应用兼容性和生态系统不完善等问题。面对外部制裁常态化,华为的海外市场竞争力大幅下滑,终端业务严重受阻导致利润率大幅下滑,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滑70%,为近五年最低。面向未来,一方面华为要攻坚克难解决软硬件生态协同问题,一方面要在云计算、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等领域探索新的增长点。

  贯通聚酯全产业链的炼化一体巨头。恒力集团以纺织业起家,2002年恒力创办了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开始扩展至上游化纤行业。2008 年后,化纤上游原料 PTA(精对苯二甲酸)出现较大缺口,恒力乘势而上,2012 年 PTA 项目投产标志恒力成为全国 PTA 产能最大的企业。此后恒力进一步向PTA上游的PX(对二甲苯)原料拓展,2015 年恒力石化获批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石油炼化领域的民营企业。2019 年随着一期炼化项目投产,恒力率先实现从“原油—芳烃、烯烃—PTA、乙二醇—聚酯新材料、化纤—纺织”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以炼化、聚酯化纤、纺织为主体板块的制造业务。恒力集团涉及化工制造、贸易、房地产、旅游等众多板块。截至2022年末,恒力集团总营收6117亿元,近5年集团营收平均年化增长14.7%,恒力集团营收增速2019年后不断下滑,2022年受到极端供求端压力营收同比首次下降。其中炼化、聚酯化纤、纺织是恒力制造业的主要板块,集团的上市主体恒力石化,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23.73亿元,同比增长12.31%,其中炼化产品、PTA和聚酯产品营收占比分别为55.6%、17.8%和13.1%,均实现销售收入正增长,炼化的收入占比持续增长。

  为什么恒力能成为民营制造业排名第一的炼化巨头呢?恒力打破聚酯产业链原料的“卡脖子”问题,不断拓展产业链自建一体化模式形成了规模优势,持续的研发投入促使产品质量的提升。

  一是持续拓展上游,提高原料国产自给度、突破“卡脖子”环节。从纺织业的织造入局,恒力便一直面临原料供应不及时被外企“卡脖子”的问题。从纺织到化纤原料,再到化纤的基础产品PX和PTA,恒力逐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最终拓展到基础的石油炼化,逐步突破国际垄断或外企主导的产能,极大提高了化纤上游原料的供应国产化和自给度,例如恒力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使PX每吨价格下降300美元,一举打破国外垄断的国际定价权。

  二是“危中见机”的逆势扩张和把握政策红利。在下游产品过剩,上游供应不足时,恒力大手笔地向上游投资、对设备汰旧换新,然后迅速通过产量占领市场份额,逆势扩张、危中见机的“猫蛇论”让恒力顺利度过了两次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壮大。2015年中国放开进口原油配额、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及成品油出口配额的三权,搭乘政策东风,恒力石化为代表的一批化纤企业加速一体化发展,向炼化、轻烃等上游领域持续扩张。

  三是自建自控的炼化一体化模式,提升了规模优势和议价权。不同于同行抱团取暖、风险利润共担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恒力集团对旗下的炼化、化工等的经营主体始终保持全资控股,自建高投资下换取了更加独立且高集中度的产业配套优势,使得恒力在大宗的不确定性中有强大的产量控制能力和规模效应,提升了行业线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PTA产能成为全球唯一超千万吨的企业,180万吨/年乙二醇和150万吨/年乙烯装置皆为全球规模之最,在聚酯新材料板块,高性能工业纤维项目投产后能实现工业丝运营产能达40万吨/年规模,2022年得益于恒力炼化600万吨原油储备,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盈利压力,此外恒力主要产品PTA、FDY的销售价及毛利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四是产品研发驱动形成护城河,积极拓展新应用领域。恒力不断研发完善产品质量及稳定性,技术改造、设备升级迭代速度行业领先,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量产7D规格及以下FDY(全拉伸丝)产品的企业。同时近年来开始向锂电隔膜领域进军,是国内唯一能够在线 纳米涂硅离型叠片式锂电池保护膜的企业,MLCC 离型基膜国内市占率超65%,恒力在功能性薄膜和涤纶长丝领域,拥有较高先进工艺和技术优势。

  恒力逐步拓展产业链上游,强化一体化平台的支撑作用,形成上游以“炼化+乙烯+煤化”的基础供应能力,成为了炼化化工领域的巨头。但全产业链一体化模式在提升话语权同时,复杂的布局和投资运营成本的高企为企业盈利能力带来压力,在市场需求不足的下行阶段时会存在收益风险,随着产能逐步充裕,聚酯上游原料的稀缺性逐渐得到缓解,产能利润会面临回归压力。所以恒力加强差异化涤纶丝、功能性薄膜、新型工程塑料和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等高研发属性材料业务的研发和投资,加速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产品应用的发展布局。

  致力于打造全球创作与交流平台的互联网科技公司。2012年张一鸣创立字节跳动,并推出今日头条,为用户精准推送个性化新闻资讯。2016年布局短视频赛道,国内外分别推出抖音和TikTok,并衍生各类创作和社交平台。2019年起涉足搜索引擎、互联网教育及游戏领域,从内容生态公司向互联网科技公司转化。2021年以来字节跳动完成业务重组,组建抖音、大力教育、游戏、飞书、火山引擎、TikTok六大业务单元,并更名抖音集团。

  快速增长期,强势领跑国内外短视频平台。财联社援引《金融时报》的报道称,2022年字节跳动营收为8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000亿,维持近30%的同比增幅。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2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763亿,同比增长79%。从板块来看,核心广告业务是字节跳动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DoNews发布的消息,2022年字节跳动核心广告业务收入近700亿元,同比增长约250%。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抖音日活跃用户已超6亿。钢企网Tech商业讯报道称,截至2022年,TikTok在美国吸引了超过1.5亿的月度用户。

  字节跳动发展到如此地位,主要依托个性化推荐算法,持续推出新创意,打造商业闭环。

  一是新创意商业化速度快,不断完善商业闭环链路。早期字节跳动持续推出新创意并快速试错,打造爆款app,被形象地称为“app工厂”。2012年在图文资讯赛道推出今日头条,此后在短视频领域布局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皮皮虾;在资讯垂直赛道推出懂车帝,聚焦头条中的汽车资讯板块。在问答和微头条领域分别推出悟空问答和微头条。通过快速推出新创意,字节跳动的商业模式以今日头条为核心,水平和垂直领域双轮驱动,实现了社交端、工具端、内容端、营销端的商业闭环链路。

  二是凭借个性化推荐算法,增加用户粘性。以今日头条为核心的综合信息平台,通过用户行为分析精准推送个性化新闻资讯,上线天即积累了千万用户,不到两年时间便拿到1亿美元融资。以抖音为核心的短视频社交平台,通过多重算法实现用户需求匹配、原创保护、创作者公平竞争、优质作品激励,仅用了3年时间就突破20亿次下载量,拿下了遍布全球150个以上的市场。

  互联网三巨头BAT分别面向搜索、消费和社交三大用户日常刚需,而字节跳动面向用户“消磨时间”的需求。互联网红利消失抬高试错成本,加之娱乐类产品的多样性,字节跳动建设护城河的难度加大。2018年至今,字节跳动拓展教育、游戏、搜索引擎等领域业务,寻找新的增长极。通过业务重组实现产品矩阵多元化、精细化。

  二十年间搭建起庞大的腾讯生态帝国。提及腾讯,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游戏之王”“社交之王”。1998年马化腾与张志东合作创立腾讯,依托QQ积攒了海量用户,凭借QQ游戏于2009年成为国内最大的网络游戏平台。2011年推出微信,并凭借衍生出的小程序、视频号、移动支付、企业微信等功能,打造以移动社交为核心的生态。如今,腾讯在文学、游戏、影视、音乐等领域全面进军,To C和To B业务双轮驱动,从单一社交平台发展为互联网龙头。

  腾讯五成营收由游戏和社交贡献,科技占比上升。腾讯营业收入从2017年2380亿元增长至2022年5546亿元,年化增速达18%。2022年Non-GAAP净利润1191.9亿元,净利润率21%,实现连续三年净利润超千亿。从业务布局来看,以游戏和社交为主的增值服务是腾讯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占总营收的51.86%,5年平均年化增速13%。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从2019年兴起时便成为腾讯第二大业务,现占比已超过三成。网络广告业务分为社交类和媒体类,2022年网络广告87%的营收由社交广告贡献。

  腾讯能发展壮大,主要依托“社交流量+创新资本”双循环模式,构建庞大的生态体系。

  一是通过QQ和微信占领社交入口,累积海量用户群体。早期腾讯主要通过提供特权服务来收取会员费,但因转账麻烦导致盈利欠佳。为此,腾讯与运营商合作推出即时通讯软件OICQ(后更名为QQ),借此度过互联网寒冬并成为国内最早盈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腾讯打造以移动社交为核心的微信生态,构建QQ空间和朋友圈等社交场景以提高用户粘性,并通过游戏、广告、音乐、视频、微信支付等衍生服务来完成流量变现。截至2022年底,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已超13亿,收费增值服务注册付费会员数超2.3亿。

  二是游戏是核心盈利业务,腾讯的“现金牛”。2009-2012年腾讯正好赶上PC互联网红利期,加之地下城与英雄联盟的成功,奠定了腾讯PC端游戏业务的王者地位。2016年王者荣耀大获成功,2017年三季度月活用户达顶峰2.5亿,游戏的月流水月均几十亿。手游业务是腾讯的核心盈利业务,通过利润释放直接驱动估值增长。2022年腾讯游戏营收占上市公司游戏营收Top20的52%,龙头地位稳固,并通过收拢核心厂商、防守投资中小厂商的方式,巩固自己的核心地位。

  三是构建庞大的投资帝国。2010年腾讯360之争后,腾讯提出“泛娱乐”概念,游戏、文学、音乐、影视领域全面发展。根据企查查数据,近十年间腾讯公开对外投资1175 起,披露投资总金额为1.28万亿元。2021年对外投资 257起,同比增长 59.6%,披露投资金额2007.87亿元,同比增长8.1%baet365官方网站。从赛道来看,近十年超五成对外投资集中于文娱、企业服务赛道。2021年投资文娱和企业服务共137起,占总投资数的53%。

  腾讯依托手游和微信生态构建了坚固的护城河,占领社交入口。但腾讯产品也存在自主创新能力缺乏、产品功能重叠等问题。一是大多数产品在已成功案例基础上微创新,对企业形象和自主创新能力有一定负面影响。二是不同团队独立研发导致产品功能重叠,造成资源浪费和用户耐心消耗。三是在短视频时代面临字节跳动、B站、小红书等分流挑战。对此,腾讯在产品功能整合上发力,打通企业微信、腾讯文档及腾讯会议,实现腾讯产业互联网效率工具一体化。

  亚洲棉王,铝业巨头,享有“红海之王”称号。邹平第五油棉厂是魏桥创业集团的前身,1981年张士平接管并通过铁腕管理、外省购种,将“半年开工半年闲”变为全年常干,1984年创利400万,企业利润跃居中国棉麻行业首位。为解决棉花滞销难题,1985年成立毛巾厂,3年盈利600万。1989年成立纺纱厂并持续投资纱锭,形成纺织行业规模优势。2003年正式更名“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魏桥纺织成为全球最大的棉纺织企业。为解决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1998年张士平自建电厂,并借助电力成本优势,深化铝产业链。目前魏桥创业集团已经发展成为集纺织、染整、服装、家纺、热电等产业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连续11年入选世界500强,2022年魏桥集团营收在中国棉纺织行业排名第一。

  从营收规模来看,2022年魏桥创业集团销售收入达5040亿元,突破5000亿大关。根据工商联报告,2013-2017年魏桥集团营收排名民企前五,2013-2021年营收规模从2413.9亿元上升至4111.3亿元,年化增速7%。从业务结构来看,魏桥集团业务覆盖纺织、染整、服装、家纺、热电,旗下魏桥纺织和中国宏桥先后在港交所上市。从企业融资来看,非上市发债企业,自2005年发行各类债券41只,累计债券融资规模为368亿元。从专利创新来看,滨州日报报道,魏桥创业集团每年自主研发4000+新产品,纺织品类、棉纱最高纱支、坯布最高密度均处同行业领先水平,国家专利达200多项。

  山东魏桥在利润微薄的纺织和铝业领域,做到世界第一,离不开管理层的战略前瞻、投资先进设备深入全产业链、自建电厂降成本。

  一是管理层战略前瞻、执行高效。其一,张士平认为服装和铝业属于生活必需行业,拥有广泛且稳定的客群基础。因此他坚持在服装和铝业领域打造成本优势,不碰棉花期货、铝材期货等超出认知边际的领域,也不因房地产的火热而去分一杯羹。其二,魏桥集团对市场需求快速反应,投产速度快。氧化铝一期工程仅用8个月完成施工到投产,邹平工业园热电厂不到10个月运行发电,足见执行效率之高。

  二是引进全球最先进设备,覆盖全产业链打造规模优势。其一,采用的绿色智能印染升级技术实现能耗降低40%,人工降低70%;纺织机目前基本实现无人值守、24小时工作、纰漏自查、快速修复;多项生产线设备国内最大、全球领先。其二,魏桥集团不断深化服装和铝业的产业链。服装方面,从单一纺织业务逐步拓展为“纺织—染整—服装、家纺”。铝业方面,2005年进军氧化铝领域,2011年进军高精铝板带铝、新材料领域,2014年进军采矿领域。

  三是自建电厂,成本优势铸造护城河。魏桥集团的生产经营模式独特,自建电厂,为集团旗下企业供电,并将多余电量售出。由于民营电网未包含线路损耗和设施建设费用,且发电时长不受限,因此用电成本低。2012年5月《21世纪经济报道》称,魏桥的商电、民电均比国家电网低1/3以上。充足电力供应和电力成本优势,助力魏桥进军以电力成本为主的电解铝行业。根据2016年《财富》报道,2015年九成的苹果手机壳体所用的铝板材料均来自张士平的工厂。

  张士平带领魏桥集团在红海厮杀,成为“亚洲棉王”、“铝业巨头”。但近年来新旧动能转换之际,魏桥亦面临着电力成本优势退坡、环保产能过剩等压力。一来,魏桥累计投资超100亿元来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能源占比超三分之一。二来,魏桥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魏桥董事长张波表示“自主研发的8种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综合性能较传统合金提升20%以上,制造的车身平台、底盘平台、底盘传动部件较传统产品分别减重40%、30%、50%以上”。三来,自主开发魏桥纺织I3.0系统,推进数字化赋能。

  从广东顺德走出的全国性民营地产开发商。1992年杨国强低价买下顺德碧江及桂山交界的大片荒地,以“碧桂园”命名该楼盘,开始进军地产开发。1994年开创“名盘+名校”模式,开发广东其他三四线年起碧桂园开启全国拓展步伐,并于2007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10年确立“总部-区域-项目”三级管控模式,开始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开展海外楼盘开发项目。2018年起宣布进军现代农业、机器人产业,逐步发展为高科技综合性房地产集团。

  房地产开发是其主要收入来源。碧桂园的总营收从2017年2281亿元增长至2022年4308亿元,5年复合增速达14%。净利润由盈转亏,2020年起净利润开始呈下降趋势,由2019年395.5亿元下降至2022年-60.5亿元。2022年碧桂园销售额为3575亿元,同比下降36%。从业务构成来看,房地产开发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7%以上。建筑和其他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其他业务包括物业投资、酒店经营、智能建造等。从项目分布来看,2022年碧桂园在中国内地共有3121个项目,呈现从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减少的特点,其中项目分布数量前三的省份为广东、江苏、河南,项目数分别为580、382、223。

  碧桂园从最初的“荒地开发商”跻身成为国内民营房地产巨头,凭借的是其精准的战略定位、开发策略,以及稳健的发展模式。

  一是独辟蹊径,在三四线年代,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高手云集,杨国强另辟蹊径,选择“扎根三四线、包围一二线郊区”的战略。碧桂园从广东顺德出发,不断开发周边低线年,碧桂园权益合同销售金额达3574.7亿元,其在中国内地按城市划分的权益合同销售中,三四线%。

  二是低成本拿地,薄利多销。三四线住房需求大,比一二线年更是得到去库存与棚改货币化的红利。碧桂园奉行低成本拿地、薄利多销的策略,帮助其迅速占领三四线下沉市场。房地产棚改去库存阶段下,碧桂园提出“4568”高周转原则,即拿地4个内月首次开盘,5个月内资金回笼,6个月内现金流回正,8个月进入投资新项目。根据克而瑞发布的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从2012年起碧桂园排名逐年上升,2017年起连续六年位居第一。该榜单显示,2022年碧桂园的操盘金额为4410.9亿元,在TOP10房企中占比达15%。

  碧桂园近几年在头部房企中处于领先地位,但也面临着棚改红利消失,行业整改等带来的销售额负增长问题。为此,碧桂园提出“高科技综合性企业”新定位,围绕地产主业开拓机器人、现代农业、新零售等业务。其中,机器人业务帮助碧桂园在高地价时代降低开发成本,解决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后的劳动力短缺问题。高科技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在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增长极。

  中国信息化普及道路上的布道者。1984年,柳传志带领10名科技人员在中关村创立了联想。80年代辉煌起步,1985年联想率先研究出可将英文操作系统翻译成中文的联想式汉卡,并凭借汉卡荣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90年代快速发展,1990联想微机投放市场,1992年联想推出1+1家用电脑,1994年联想集团在香港上市。2000年代全球拓展,2005年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打开国际PC市场并以此为契机快速成长为一家国际化企业。2010年代转型发展,联想实行多元化战略,试图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以摆脱PC依赖,相继成立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和方案服务业务集团,从设备厂商向服务和方案提供者转型。截至2022年底,联想所有主营业务连续五个季度获得运营利润,非PC业务占比达到41%。

  PC业务保持领先,非PC营收成未来新增长点。据联想公开数据显示,22/23财年个人电脑以外业务营业额占比39%,比去年提升7个百分点,个人电脑市场份额连续五年超过20%,可以看出联想在保持PC业务领先的情况下探索多元化增长引擎。从业务构成来看,智能设备业务占比83%,基础设施方案业务占比10%,方案服务业务占比7%。

  联想依靠强大的制造和创新能力而非简单的“贸工技”路线,成功成长为行业龙头,其过人之处主要体现在其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并购的国际模式。

  一是强大的供应链体系。2022年联想第8次入选Gartner 全球供应链25强名单,位居第9,是亚太地区唯一上榜的高科技企业。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涉及的零部件多、供应商广、处理程序繁琐,而联想能够成为全球化高科技制造业企业,离不开对供应链的把控。从供应链模式来看,一来联想采取“外包+自有工厂”的混合制造模式,通过外包降低成本,通过自有工厂接触上游供应商,二者结合增强了供应链的弹性和韧性。二来联想通过 “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模式,最大化利用原材料、技术、人才等全球优势资源,并将产品的最终销售和服务贴近本土消费市场。三来采用智能供应链控制塔(SCI)来跨越传统供应链逐级沟通的壁垒,实现资源协同调配,更好地匹配不同地区客群的供需状况。

  二是积极走出去,海外并购,国际化程度高。联想坚持以并购扩市场、打品牌、引技术的战略,通过战略性的并购实现国际市场开辟、获取战略资源和多元化经营的目标。2004年联想斥巨资收购IBM旗下的全球PC业务,这场被号称“蛇吞象”的大收购案使联想快速打通全球PC市场,实现常年领先。2014年联想集团收购了IBMx86服务器业务和谷歌旗下的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成功在服务器和手机业务领域跻身全球前列。多年来,联想海外业务占比超过七成,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

  多年来联想占据全球PC市场出货量第一的宝座。但由于PC业务全球范围的增长疲态和面对核心技术护城河难以短期突破,联想减少对单一PC业务的依赖,从个人电脑为核心的设备厂商向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新经济结构转型期,“新IT”全要素“团队作战”,基于“端(智能物联网终端)-边(边缘计算)-云(云计算)-网(5G)-智(行业智能)”技术架构赋能各行各业。价值导向从“硬件为王”过渡到“服务为王”,从直接采购硬件设备向采购智能化服务转变。面对全球智能化浪潮和数字中国建设机遇,联想可借力新IT、新技术,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比亚迪:全球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技术的龙头

  从电子设备电池供应商到国产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于1995年成立于深圳,以生产二次充电电池起家,抓住了锂离子电池的市场机遇,分别在2000年和2002年成为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首家国内电池供应商,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03 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进军汽车行业,陆续研发推出一系列燃油车,成为中国畅销的自主汽车品牌之一。2008年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量产混合动力电动车F3DM上市,实现国产电动车商业化的突破,并获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约10%的股权投资,引起全球关注和合作意向。2009年后从商用客车入手,多年连续推出纯电动出租、巴士、542高性能系列等量产新能源汽车。2016年正式进军轨道交通领域,发布跨座式单轨“云轨”。2018年成为全球首家开放汽车硬件体系的车企,发布e平台和车规级IGBT技术,突破技术“卡脖子”问题。2020年后,比亚迪陆续发布了刀片电池技术、DM-i和DM-p等核心技术,并随着应用于“王朝”等系列的家用新能源车型落地,迎来爆发式增长。

  目前比亚迪在全球六大洲设立30多个工业园,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之一。以新能源汽车为业务主体的电动技术综合供应商。2020年来比亚迪收入迎来爆发式增长,近三年营收平均增速高达49.17%。2022年比亚迪全年实现总营收4240.6亿元,同比增长96.2%,利润和净利润同比近翻四倍;最为核心的汽车业务上,去年以186.9万的销量卫冕国内销冠,成为第一个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百万的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市占率达27%、同比增长10%;第二大主要收入来源于手机器件及组装业务,近三年平均增长率达22.8%,份额稳步提升。当前比亚迪

  一是把握蓝海市场,结合电池制造的基础、从电池消费积极转型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以镍镉电池和锂电池起家,抓住了中国进入全球化产业链的电池供应机会,成为国内领头的供应商,也为转型布局汽车奠定基础。但转型通常九死一生,离不开管理层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手机电池天花板逐步见顶,但汽车行业的竞争壁垒高,且本世纪初国内私家车普及仍是蓝海,2000年千人私人汽车拥有量仅为4.93,民用汽车保有量不足两千万。即使面临股东反对、股票抛售和生产资质等重重压力,也未影响创始人进入汽车行业的决心,比亚迪搭乘汽车消费的浪潮在国产车中争得一席之地。此后比亚迪积极结合电池生产的规模优势和研发经验,成为国内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先导者之一。

  二是技术为王,产业垂直的研发能力和独特的创新路线。比亚迪持续研发,创新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并开辟出磷酸铁锂和混插这一独特的技术路线年前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多个国产品牌就着重手电动汽车的研发布局。但比亚迪坚持前期重投入的“自给自足”的道路,自主打造一整条汽车供应链,发动机、变速箱到车桥、齿轮等大部分部件自主生产。同时针对新能源路线重新自主研发了磷酸铁锂电池等核心零部件,有效降低了整车制造成本,“十年磨一剑”对超级混动DM的电机布局、电池/电机性能以及发动机进行四次迭代优化,奠定了插混市场领先地位。推出的刀片电池、整合打造的开放纯电e平台、CTB等创新性技术亦引领了行业发展。2022年研发投入202.23亿元,研发费用和人员分别同比增长90.31%和72.59%,投入增幅领先行业,正是对技术的持续深究,赋予比亚迪对汽车行业的敏感度和前瞻性。

  三是市场导向,定位准确的产品矩阵获得消费者认可。做物美价廉的好产品,是比亚迪产品策略最初成功的关键,最初进入油车市场时,比亚迪模仿日式轿车发布了家用车型F3,以几万元的价格优势成为国产车的黑马。在探索新能源车路线时,比亚迪多线并举制定了“硅铁战略”,先在商用车发力,待新能源支持政策明晰后推出家用新能源车“秦EV”,成为代步神器;当前的家用新能源车型产品矩阵丰富、具有价格优势,“王朝”系列主打成熟人士和中产群体,“海洋”系列满足年轻化需求,通过“腾势”“仰望”系列在高端车型发力。同时以汉字标识、“王朝”等概念打响中国特色、民族品牌,在新消费、新国潮大潮中进一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渠道方面,采用“直营+代理”的混合模式,对经销商渠道管控较为严格,在传统经销体系上增加直营数量,令消费者受惠。

  四是新能源政策的加速助力。政策上2009年国家从公共服务领域开始试点新能源汽车补贴,2013年开始,国内政策更加明确鼓励新能源私人汽车的发展,在摇号、购车补贴等方面都给予大力的支持,2018年后全国范围的各类新能源汽车补贴全面展开,可以看到比亚迪的每一阶段的产品紧跟国家新能汽车的政策变化,享受到了较大的政策红利。

  比亚迪产业链垂直整合,集成化研发夯实乘用车电动化的基本盘,并进一步加速出海速度。同时比亚迪也不仅是一家车企,更是电动技术和工业电子器件综合供应商,涵盖乘用车、电子电器、商用车、轨道交通等各个领域。但新能源汽车进入洗牌阶段,价格战加剧白热化竞争,“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是智能化”,特斯拉、“新势力”乃至华为都可圈可点,目前智能网联层面比亚迪优势有限,同时一体化下受原料成本影响较大、长期中低端的产品定位使得产品毛利率同竞品比较低,高端化、盈利能力空间巨大。

  民营企业贡献了中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因此民企做大做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2023年政策层全方位鼓励支持民营经济,但在现实层面,民营企业发展依旧困难重重,杠杆率高、盈利能力受损、市场准入壁垒高、融资难等问题亟待解决。民营企业要想实现长足发展,需要企业端和政策端协同发力。从前十大民企的发展历程、竞争优势、瓶颈及发展战略来看,民企如果想做强做大,在发展初期要巧借政策和资源,从市场需求入手选对赛道,高效执行。在发展中期要打造企业立身的护城河,在发展遇到瓶颈时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选择行业要从市场需求着手,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埃隆马斯克提倡“第一性原理”,即回溯事物本质,而非对他人已经做过或正在做的盲目跟风。从十强民企发展史来看,魏桥创始人张士平认为棉纺和铝业是人类两大基本需求,穿衣离不开纺织业,锅碗瓢盆、家用电器、桌椅门窗、建筑建材等均离不开铝制品,因此多年来坚定地在两大红海领域深耕。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意识到互联网将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变革,因此顶住压力开辟电子商务赛道,逐步将阿里发展为全球互联网巨头。

  二是选对细分赛道,实现差异化竞争。对于创业者而言,寻找行业空间广阔的全新赛道,利用先发优势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不失为一个好的行业选择。从十强民企的发展史来看,马云避开了当时蓬勃发展的新浪、搜狐、网易,独辟蹊径地选择电子商务这一全新赛道,成为中国平台模式先行者,发展至今GMV强势领先。京东避开具备先发优势的阿里,首创自营+自建物流模式,成功跃升为营收第一的民营企业。碧桂园避开了当时高手云集的一二线城市,选择在三四线城市低成本拿地,逐步发展成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科技综合性房地产企业。

  三是要具备高效的管理和执行效率。从十强民企成功做大的经验来看,作为“app工厂”的字节跳动,持续推出新创意并快速试错,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今日头条、抖音、火山小视频等爆款app,迅速实现商业化。魏桥集团对市场需求快速反应,仅用8个月就完成了氧化铝一期工程的施工和投产,足见执行效率之高。

  四是巧借政策东风,把握行业红利。政府对营商环境、融资资金、用工条件的政策倾斜,有利于相关企业把握行业红利。从十强民企的发展历程来看,进入21世纪后国家大力发展网络宽带,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企业的黄金发展提供了及时的基础设施。2015年中国放开进口原油配额、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及成品油出口配额的三权,也为恒力石化为代表的化纤企业的扩张提供契机。

  五是充分借助外部资源。企业可以通过对外融资、购进设备、并购等方式,对资本、技术等要素进行整合,扩大市场规模。从民营企业十强的成功经验来看,阿里等平台企业度过互联网寒冬、金融危机等离不开海外风险投资。魏桥集团引进全球最先进的设备,通过产业链自动化生产大幅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打造规模优势。联想2004年斥巨资收购IBM旗下PC业务,从而成功打通全球PC市场。

  创新和人才是企业进步的动力。90年代华为就意识到自主研发才能解决货物供给瓶颈,因此持续投入技术研发。目前华为将四分之一的营收用于研发,一半员工从事研发工作,足见华为对科研的投入。

  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有助于企业更好调配资源。京东是全球唯一拥有包含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网络和跨境网络在内六大物流网络的智能供应链企业。2022年京东仅需30.7天实现存货周转,而同期沃尔玛需要43.9天。联想通过把控供应链,最大化地利用原材料、技术、人才等全球优势资源,成功跻身全球供应链25强。

  成本优势有助于企业快速提高市占率。由于国家电网包含了线路损耗和设施建设费用、发电时长严格受限、人力成本高,因此电费比魏桥的民电、商电要贵。魏桥集团借助自身电力供应和低廉成本优势,进军电解铝行业,迅速抢占市场占有率。

  上游原料供给影响企业生产稳定性。发展初期恒力集团一直受原料供应不及时的困扰,但后续逐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实现纺织-化纤原料-化纤的基础产品PX和PTA-石油炼化的产能突破。通过提高原料供应国产和自给,掌握化纤上游原料议价权。

  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baet365官方网站。京东借助腾讯流量扶持,实现用户量级的爆发式增长。淘宝通过占领交易入口,吸引了海量活跃买家。2022财年阿里巴巴的全球活跃消费者约13.1亿,用户体量远超拼多多(8.8亿)、京东(5.7亿)。腾讯借助QQ和微信占领社交入口,打造以移动社交为核心的微信生态,2022年底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已超13亿。字节跳动旗下的今日头条,通过分析用户偏好精准推送个性化资讯,上线天就积累了千万用户。

  行业红利消失、商业模式弊端凸显、核心优势退坡、新业态冲击,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得不面临转型压力。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开辟新赛道,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行业红利消失:随着人口红利消失,房地产进入长周期拐点,现金流压力凸显。碧桂园围绕地产主业开拓机器人、现代农业、新零售等业务,向高科技综合性企业转型。商业模式弊端凸显:前期京东的重资产运营模式带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仓储物流效率提高,但也存在经营成本高、增收不增利的瓶颈。对此京东砍掉边缘业务来降本增效,并借助数字化转型来发挥自营供应链的先发优势。

  核心优势退坡:2018年山东物价局发布《关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完善自备电厂价格政策的通知》,明确了自备电厂企业政策叉补贴标准,规定自备电厂还需缴纳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标准和系统备用费。魏桥集团的电力成本优势被削弱,加之新旧动能转换之际环保产能过剩,通过优化能源结构、自主研发魏桥纺织I3.0系统来进行企业转型升级。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当前民营企业发展依旧困难重重,杠杆率高、盈利能力受损、市场准入壁垒高、融资难等问题亟待解决。民营经济发挥了“56789”的重大作用,只有万马奔腾,才能万象更新。祝福,期待!

  建议引导正向舆论宣传,构建可落地的“一揽子”财政货币产业配套政策。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解决企业融资难、贵问题。鼓励创新,支持和引导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发展。一是引导正向舆论宣传。保持政策稳定性,引导正向舆论宣传,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在拉动就业、促进创新、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减少地方政府对微观主体的过多干预,防止合成谬误。

  通过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直达实体经济政策工具等方式向民营经济注入流动性,切实将金融资源流向中小企业;财政政策上,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和杠杆效应,针对不同的行业属性、企业性质和经营状况等多维度进行针对性帮扶,有条件地减税降费;产业培育政策上,通过精细化的一揽子政策建立科学的帮扶培育体系,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评价培育办法。三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创新项目风险投资和并购,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丰富融资工具及金融服务机构,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打通多层次资本市场关键环节;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推动债券市场统一标准;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四是扩大内需,全力拼经济,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建议可考虑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赤字率,扩大地方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重点支持新基建、新能源等大规模超前基础设施建设;出台针对中小企业税费、利息、租金等负担减免的一系列措施,休养生息;适当发放消费券,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堵点,积极帮助困难群众渡过暂时性难关;对于二孩和多孩家庭给予补贴,降低养育成本,等。

  五是掌握数字经济命脉,加大对民营经济广泛参与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锂电、储能、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行业的信贷、债券和股权融资的支持力度,培育我国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

  六是支持民营房企三好生的合理融资需求,打通稳楼市的“最后一米”,有效防范化解优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促使地产市场回归常态并对接配套改革,打造具有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新发展模式。因城施策,优化调整偏紧的房地产行政性限购限贷,支持刚需和改善型需求的融资供给。发挥房地产支柱产业作用,需要依靠市场恢复和销售顺畅回款。

  七是支持和引导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积极推动平台经济完成专项整改,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更好地实现健康与繁荣发展。

  八是保护产权,加强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法无禁止即可为,提升企业家安全感和政策可预期性,调动企业家积极性。

  相信经过一系列实质有力措施,中国民营经济信心将得到大幅提振,为中国经济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12-2024 奇异果体育 版权所有
电 话:400-158-1686 手 机:13863527490 传 真:400-158-1686 邮箱:www.beissy@icloud.com
地 址:广东省清远市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

免费咨询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