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国企baet365业数量居首
baet365官方网站“世界500强”榜单中国企业数量居首,但盈利能力较弱,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
8月3日,《财富》杂志发布新一期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国共有145家公司上榜,大公司数量位居各国之首。其中,上海有12家,比去年增加3家。中国企业延续了近年来的良好发展势头。但是,与榜单上众多国外大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盈利能力仍然较弱,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
有人说《财富》杂志发布了28年的世界500强榜单就是中国经济腾飞最好的见证。
2019年至今,上榜企业数量中国已连续四年位居第一。2019年,中国入围129家,首次超过美国。此后中国企业入围数量一路攀升,今年中国145家,美国124家,baet365差距不断拉大。
除了数量,中国企业的规模也在扩大。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的平均营收为755.5亿美元,总资产3200亿美元,净资产419.6亿美元。而进入排行榜的中国企业平均营收达到809.8亿美元,总资产3580亿美元,净资产431.8亿美元,均超过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
同时,今年中国上榜企业的营收占500家上榜企业总营收的31%,首次超过美国企业占比。营收是《财富》杂志排名的依据。中国企业因为营收高,更加向榜单头部集中。前10强中,中国企业数量从去年的3家变为4家;前100强中,从去年的31家变为35家。
上海企业中,排名最高的是中国宝武,位列第44名,第一次跻身50强。2022年中国宝武营收同比增长54%,突破1500亿美元。上汽集团排名第68位,保持全国汽车行业第一,连续9年位居100强行列。上海企业中,中远海运上升最快,利润是去年的3倍,营收增长近75%,baet365一跃从去年的第231名升至第127名。
一方面,进入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但另一方面,相较之下,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仍然偏弱:世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平均利润为41.2亿美元。而世界500强公司平均利润为62.0亿美元,比中国上榜企业高50%。
中国上榜企业不仅平均利润较低,在结构上也不均衡。今年进入榜单的中国银行共有10家,这10家银行利润占全部上榜中国企业利润总额的41.7%。如果不计算银行所得利润,2021年中国上榜的非银行企业平均利润只有26亿美元,不到上榜美国非银行企业平均利润的三成。
从其他指标同样能看到盈利能力的差距。比如销售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这三项重要指标,上榜中国企业分别为5.1%、1.15%、9.5%,而世界500强为8.2%、1.94%、14.8%。在这三项指标上,中国企业均落后于世界500强平均水平。
中国企业盈利能力较弱部分源于产业结构问题。上榜中国企业中,不少属于工业化城市化时期的传统产业,当下盈利能力已大不如前。如房地产、建筑材料、baet365金属制品、矿业、工程建设等行业曾在工业化城市化阶段迅速崛起,然而随着我国发展阶段的转换,上述行业所属企业经营业绩下滑,拖累了上榜中国企业整体的经营业绩。今年世界500强中国企业中有19家金属制品企业,平均利润只有11亿美元;12家建筑工程企业,平均利润只有16.2亿美元;6家煤炭开采公司3家亏损,6家企业平均利润只有1.3亿美元。
即使在新兴产业中,中国上榜企业也面临竞争力较弱的困境。以体现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产业为例,今年美国、中国分别有19家、13家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数量差别不大,且中国在逐年追赶。但平均利润却相差巨大:中国企业为77亿美元,美国企业为237亿美元。
《财富》特约作者王志乐认为,关键原因在于中国企业缺乏创新的产品,以及制造创新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及软件。他说:“考虑到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掌握着ICT产业的核心零部件以及关键技术,并且对中国企业的监管持续加强,中国ICT企业显然需要持续多年努力减小与美国西方国家企业的差距。”
做强中国企业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中国企业需要下大力气。很多被国外卡脖子的产品技术制约了企业自身发展,制约了社会需求,也制约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全球竞争格局下,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保证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保证企业向价值链上游迈进。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产业链布局加速变革。大变局下,增强企业竞争力还需进一步强链、固链。当前,各国在加快完善国内或区域内的产业链条,个别国家甚至试图构建“去中国化”的全球产业链。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奇渊说:“逆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过去几十年中,面对《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国企业从仰望,到追赶,再到入围,不断跨越台阶,一个又一个梦想已经实现。未来,期待中国企业进一步由“大”而“强”。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